[执业药师考证] 2017-2018最新执业药师《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》视频教程百度网盘下载

校长yo

QQ图片20170809110322.png


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
一、整体观念
   (一)整体观念的概念
   人与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。
  (二)整体观念的内容
   1.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
  (1)五脏一体观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。
  (2)形神一体观
  (3)物质与功能一体观 脏腑、经络、精气血津液与其相关的生理功能活动密切相关、协调统一。

   2.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
   3.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
  每个人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、法律、人际关系、婚姻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
二、辨证论治
  症证病
  (一)症、证、病的概念
  症,指疾病的外在表现,即症状。
  病,即疾病的简称,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、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,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。
  证,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,包括病变的部位、原因、性质,以及邪正关系,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。
  (二)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
   辨证论治,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。所谓“辨证”,就是将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所收集的资料、症状和体征,通过分析、综合,辨清疾病的原因、性质、部位,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,从而概括、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。所谓“论治”,亦称“施治”,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,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。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,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。
   1.辨病与辨证的关系
 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,是既辨病又辨证,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。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,临床可见恶寒、发热、头身疼痛等症状,病属在表,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的不同,则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。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“证”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辨别清楚,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或是辛凉解表方法,给予适当的治疗。
   2.“同病异治”与“异病同治”
   “同病异治”,是指同一种疾病,由于发病的时间、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,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,所表现的证不同,因而治法就各异。“异病同治”,则是指不同的疾病,在其发展过程中,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,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。由此可见,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“病”的异同,而是着眼于“证”的区别。“证同治亦同,证异治亦异”即是“同病异治”或“异病同治”的依据。


下载地址已隐藏,加入会员后显示
加入会员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